

花蓮打造全新觀光品牌「We Bloom」,象徵從地震裂縫中綻放的韌性生命力。全新角色「小石花」結合藝術與文化,翻轉花蓮觀光形象,引發國際高度關注。(封面圖/繁花盛開We Bloom!計畫正式啟動。左起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、101董座賈永婕、花蓮縣長徐榛蔚、台灣原生藝術家陳普)
花蓮縣政府於台北101盛大發表全新城市觀光品牌計畫「繁花盛開 We Bloom!」,同步推出全新形象IP「小石花」,象徵地震重創後花蓮從裂縫中綻放的生命韌性。在這場發布會中,台灣設計研究院、台北101均到場力挺。
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提到,這場活動不僅是發表會,更是結合文化、觀光、藝術與設計的宣示行動。透過設計轉譯,展現花蓮土地的美好與堅韌,也讓花蓮品牌具備國際視野與未來創新潛力。
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於現場感性分享:「花蓮是我童年記憶的起點,也是心中的療癒之地。看見『小石花』與觀光新形象的誕生,令人感動萬分。」
縣長徐榛蔚則表示,災後重建讓花蓮更懂得珍惜土地的力量,歡迎大家來花蓮親自感受這份生命力與希望。
「繁花盛開 We Bloom!」計畫由擅於包裝生活風格美學「神農生活Maji Treats」策畫,攜手台灣原生藝術家陳普及其設計團隊日目247Visualart,以簡約質樸的創作風格結合在地自然紋理與文化記憶,創造出能飛翔與發光的神秘角色「小石花」,象徵花蓮經歷自然考驗後仍堅韌綻放的精神,也期望透過此IP推動觀光轉型與品牌重塑。
擔任本計畫總主持人「神農生活」執行長范姜群季表示:「花蓮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。這次行銷推廣的重點概念,不僅僅是傳遞花蓮的大山大海的壯闊美景,我們更希望讓外界看見那些被忽略的花蓮日常角落——巷弄間的生活、鄉鎮中的庶民文化,那些平凡卻偉大的日常,是花蓮真正動人的所在。」
此次發表的視覺主角「小石花」由藝術家陳普設計,靈感來自岩縫中綻放的野花,象徵花蓮經歷災難後的堅忍與生命力。「小石花」結合花蓮自然地景、神話想像與重生意象,不僅成為觀光識別IP,也將透過動畫、商品、裝置藝術延伸為城市文化代表。
「繁花盛開 We Bloom!」整體識別設計的色彩計畫從自然地景、族群文化與城市精神出發,以「繁花紅」、「水青藍」、「豐盛黃」、「石頭灰」象徵花蓮的熱情活力、遼闊海岸、金黃稻浪與堅實包容的土地性格,營造年輕、創新、具有在地精神的城市調性。
「繁花盛開 We Bloom!」計畫透過嶄新的視覺形象與策略包裝,重新揭示花蓮始終擁有的創造力、包容力與生命力,其計畫內容蓋五大面向:
1.識別IP應用設計: 建立城市觀光IP「小石花」,導入活動視覺系統與整合宣傳。
2.影音故事推廣: 製作動畫與影片推廣,講述花蓮故事與人物,觸動情感共鳴。
3.地方人物書寫: 透過文字與影像描繪在地人日常,深化城市人文底蘊。
4.周邊商品開發: 將觀光體驗轉化為可收藏的生活設計商品,創造經濟效益。
5.公共藝術裝置: 融合裝置藝術與地景設計,將城市街區轉為創意觀光亮點。
透過上述五大面向的創價推進,以策略性的資源整合,結合文化創意,打造具吸引力的觀光亮點與品牌故事,將創意設計力轉化為觀光吸引力,讓「繁花盛開 We Bloom!」真正成為引領花蓮再度綻放的觀光引擎。
為將花蓮的自然魅力與豐富人文展現給各地旅客,今年暑假(7~8月)將推出七大主題觀光活動,「小石花」將親自帶您體驗花蓮的多元魅力與精彩:
1.海洋藝術: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 (5/17–8/31)|七星潭
七星潭海岸搖身變為大自然美術館,國際藝術家及民眾的得獎創作一次呈現。
2.夏日水趣:花蓮FUN暑假(7/12–8/10)|鯉魚潭
全台首創五大水上遊憩體驗,全台最潮水上自然系樂園。
3.休閒漫遊:自行車騎乘樂(7月中起)
從親子路線到專業路線任您挑戰,探索山海秘境還有機會拿獎章、得優惠。
4.文化體驗: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(7/18–20)|德興大草坪
國際級原住民文化盛典,邀您一同共舞,感受部落文化傳承與熱情。
5.音浪狂想:夏戀嘉年華(7/23–27)|東大門廣場
連續五日的音樂狂潮,華語、原民、新生代樂團、饒舌天團接力演出。
6.流星花蓮:星光音樂會(8/2、8/23)|富里稻草藝術區、七星潭
夜空下的音樂饗宴,浪漫的星光音樂體驗。
7.「賞花踏青:花蓮忘憂大地感謝祭」(8–10月)|六十石山
漫步金針花海,體驗農村文化與自然的融合。
「繁花盛開 We Bloom!」官方網站於6月18日同步上線,公開完整計畫緣起、視覺設計與活動資訊,邀請民眾跟著「小石花」探索花蓮的每一個角落,網站將持續更新,歡迎探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