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pping Cart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潮旅第64期封面人物徐佳瑩

訂閱【Ciao潮旅】,細嚼旅遊品味

「每一頁都是美好的嚮往,每一次旅行都是品味生活的延伸。」

用科技智慧和觀光藝術 農業大縣的華麗轉身 全臺首屆 2022雲林農業設計展

農業不只是農業,也不只是餐桌上的佳餚,在科技的協助下,每一粒米、每一片菜葉背後,都可能是智慧的結晶,甚至蘊藏著永續與藝術概念。雲林作為台灣的農業大縣,全力翻轉農業的既定印象,結合科技、觀光、藝術,農業不只是傳統產業,更是生活美學。TEXT_ Paul Chen PHOTO_ 羅挺倬 圖/shutterstock

 

三把蔥就有一把來自雲林縣,豬、雞等畜牧業也很盛行。雲林縣長張麗善一語道出雲林在台灣農產上的重要地位,除了提供台灣消費者的飽食與味蕾上的滿足,在糧食安全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,可說是全台灣人的穀倉。但想到農業或穀倉,是否還停留在有點古老、傳統的印象呢?雲林農設展正打算以不一樣的方式,翻轉農業給人的刻板印象。這次雲林農設展特別選在北港糖廠,別具意義。雲林縣長張麗善說:「製糖也是農業的一環,這座擁有24個倉庫、佔地廣大的糖廠閒置了很長時間,是時候加以整修、活化了。北港這地方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背景,可追溯到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,也是顏思齊400年前來台的據點。」是農設展的理想地點。

廢棄糖廠需要改頭換面,一如農業在新時代的角色定位需要翻轉,不再只是供應溫飽,而要走入每個人的生活中,隨手可及。「我們希望將農業產業化,結合智慧科技,創造出不同觀感,帶進觀光人潮、帶動地方繁榮與地方特色,並減輕農民的壓力。」張麗善縣長表示,在水和溫度的調控之下,種植或養殖空間可以很舒適、療癒的;除了空間的改造,科技的導入也能幫助農民對抗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,減少天然災害損失,提供作物與牲口穩定的生長環境。雲林農設展就像個展示櫥窗,在糖廠充滿文化歷史氛圍的基礎上,帶入科技、觀光、文化和藝術,結合現有環境,又可跳脫框架,既衝突又融合的設計感,令人耳目一新。

藝術進駐農設展

來自德國的藝術家Jens J. Meyer第二次來到台灣,上一次他受邀到台東創作,對台灣留下絕佳印象。他擅長以布料、繩索等媒材創作,並置於地景中,讓作品與大自然呼應、對話。這次,他為雲林農設展創作出裝置藝術,以白色聚脂纖維為材料,翅膀般的三角形裁片滿滿覆蓋著糖廠舊有的輸送隧道,並向外延伸,共74公尺長。Jens J. Meyer表示,原本的規劃只有隧道內的38公尺,但來到現場之後,他決定將作品從隧道內延伸出去。他說:「陽光很重要,會製造出光影。另一方面,我不希望作品遮蔽了景觀,而是和景觀互動,因此採用三角形,並在軌道中加入了裁片,構成視覺中心。」他說之所以使用白色布料是因為自然界已涵蓋各種顏色,白色最能跟自然界做出對比,同時白色能反光,又像投影螢幕,映照出周遭的建築與綠意,帶出農業的意象,作品是環境的一部分,環境也是作品的一部分。「若展出時間夠長,自然會為作品上色。」Reflection(反射)是物理性現象,也是反思人與建築和自然的關係。人們只要一走進來,穿越廊道,即可感受到。

除了裝置藝術,7月30日至8月14日在北港糖廠倉庫群還有超過500場的體驗農事起藝活動與演出,包括「餐桌計畫」、「五色米飯團」、「總禾桿比賽」與「農產特賣」等,以及好逛好買的雲耕市集、好吃好玩的美食市集,帶你看到不一樣的雲林與台灣農業面貌。

雲林農業設計展

個人頭像照片
yuyingshi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