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慢波計畫的現在與未來
TEXT_ Paul Chen PHOTO_臺東設計中心、無氏製作
臺東得天獨厚,壯麗的山海美景、豐富的原民文化、緩慢寫意的生活步調,這幾年吸引了許多外地的文化、藝術工作者長住,甚至許多外國人也在此找到身心安頓之處,以此為家。這些外來的人口為臺東帶來活水與刺激,並與在地文化交融、激盪,讓臺東成為一個「特別的存在」。
此外,臺東還有全臺首座「縣府等級設計中心」,在縣府團隊的努力下,設計中心的角色漸漸成形,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夥伴,亦是其他縣市仿效的對象。
「特別的存在」是臺東設計中心營運計畫主持人兼藝術總監吳孝儒口中的臺東。今年由他的團隊無氏製作和縣府及各方合作,規劃了為期一年的「台東慢波計畫」。吳孝儒說:「在設計中心二樓的常設展中,有個『臺東需要設計嗎?』這是我們對自己的提問。」
每個地方都需要設計,這是無庸置疑的,但需要什麼樣的設計?該如何呈現?則需要好好「設計」一番。「台東慢波計畫」名稱取得巧妙。「慢」一方面是指臺東這幾年發展出來的精緻文化與生活品味,另一方面則是「慢慢累積與醞釀的過程」。吳孝儒並不想為臺東規劃一個立竿見影的展覽。「我不做展覽的原因是,展覽太『快速』,像煙火一樣,人潮湧來參觀、拍照、打卡,就散了,與在地沒有太大的關係。另一方面是距離,在都市中,交通方便,人們有看展覽的習慣,但在臺東,距離相對遙遠,展覽不是唯一方法。」因此,他另闢蹊徑,採用「波」,波是聲波。「我們先打開耳朵,聽在地人怎麼說。」
「台東慢波計畫」不是從上貫徹而下的政策,而是一連串的交流平台,從收集Problem(吸收公眾意見)到記錄聲音的Podcast(將公眾聲音呈現與傳遞),
透過活動、討論與交流,形成Plan(產出未來計畫、政策),進而形成Project(用設計回應在地議題),即所謂的「PPPP模式」。藉由聲音「Podcast(網路廣
播)」和影像「YouTube」,整合縣府、專業團隊和大眾的各種意見,在避免人與人接觸的疫情期間,更符合現代趨勢。
Podcast由外地返鄉開民宿咖啡廳的青年Sam,以及從外地搬到臺東、目前從事人文旅行和部落旅程的Rita主持,兩位主持人都是素人,以多元背景與來賓激盪出輕鬆、有趣的火花,首季討論「台東社群力」,之後會持續邀請在地具有影響力的人士探討本地人關心的眾多議題,也會邀請老站長分享臺東舊車站的種種故事等;特別與聲音藝術家吳燦政合作推出「台東旅行社」特輯《Way To Taitung》,邀請大家聆聽臺東路上的種種聲音。
Podcast(網路廣播)是種既新且舊的平台,它很像傳統的廣播電台,靠電波和音波傳送、發聲,卻比電台更不受時間限制,可重複收聽,形成一種聲音文本,可
供參考與被利用,進而產生發酵作用。「台東慢波電台」Podcast是以「Call In」的形式,收集民眾的聲音,其中與聲音藝術家吳燦政合作的「台東慢波旅行社」《Way To Taitung》,這樣的「Call Out」方式,是將臺東的美好錄製成1小時42分鐘的聲波旅程,進而傳播出去;另一方面,在COVID-19疫情解封後,「台東慢
波旅行社」將邀請知名YouTuber合作,在YouTube頻道開啟臺東體驗在地特色旅行,聲音、影像雙管齊下,「台東慢波旅行社」將以最生活化的方式探索臺東。
至於年長者,他們亦設立了Line@群組,每周將最新資訊推播到手機裡,可連結Podcast和YouTube,不會錯失任何一期的內容。目前收聽與收看人數雖不多,但
這也是個必要的慢過程,需靠時間累積,一點一滴建立口碑。
從人出發的「慢」
雖然「慢」並不是臺東獨有,卻因為臺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口組成,原民占比高,加上近年外來人口移入,不同的部落相互交織、交流,形成某種共融的社群與生活模式。吳孝儒說:「朱平老師說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:『臺東(對我來說)是Your home in Asian, your second home in Taiwan』,很多人在臺東找到人生的期待值與蹲點。」因此,臺東的慢是從人出發的,也是從在地醞釀出的一股能量,如佛珠般一一串接而成。當然,在收集意見與交流的過程中,一定會面臨衝突,但吳孝儒樂見其成,因為衝突才能突顯溝通與討論的必要性。
至於他自己在這計畫中的角色,「設計師就該擔任幕後推手,將所有元素串連在一起。設計師不是拯救地方的人,但設計可以幫城市找到方法、把錢花得精準、有效。」他很欣慰「台東慢波計畫」受到當地人的認同,其他單位亦希望能與之Crossover(聯手合作)。身兼營運計畫主持人與藝術總監,吳孝儒對這計畫有何期
待呢?「我希望臺東人可以更驕傲身為臺東人,更關注自己;外地人可以更愛臺東。」吳孝儒曾和屏東縣政府合作過「屏東Select」,概念是:如果要在屏東開一
家精品超市,會出現什麼?出乎意料地,許多在地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土地上有這麼多厲害、甚至是世界少有的物產。因此,「台東慢波計畫」從不是對外宣傳的政策,而是當地人透過這項計畫來尋找設計與當地關係的解答過程。「臺東的優勢是,這裡從不缺乏可以探討的議題,原住民文化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。」吳孝儒說,地方產出火苗,加以串連,由政府提供木炭,這把火就能長久傳遞下去,讓臺東一點一滴更靠近每個人的想像。
PROFILE
吳孝儒 Pili Wu
無氏製作創辦人,2021年臺東設計中心營運計畫主持人兼藝術總監。在臺灣
街角生活觀察者,期待設計的表現不僅在美學的包裝,是連結在地產業與日
常生活的一種修辭工具。長期帶領團隊以「型隨在地/form follows story」為
座右銘,持續用行動實驗、落實至文化風格的脈絡之中。
追蹤 Ciao 潮旅,更多風格旅遊內容
- Instagram:https://instagram.com/ciao潮旅
- 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iao潮旅
- Shop:購買Ciao潮旅雜誌